本期问题 出生就不被欢迎,长大了会是怎样的性格?
还没有出生,父母就意见不合,一方要送人,一方要留下。后来短暂去幼儿园,听自己的姐姐说,我不自己走,总要别人抱,她当时才四五岁(我们相差三岁半,也就是说我最大一岁半)。我一直没有印象与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玩过的印象。上小学时同学们手拉手拉大圈做游戏时,没有人跟我拉手(手有汗疱疹,有脱皮的现象),有一对双胞胎兄妹主动在我左右拉起我的手,她们受到了老师的表扬……对了小时候父亲的同事叫我小哑巴……这些会造就我怎样的性格,不自信是其中之一吗?
咨询师 陈玲 回答:
从你的来信中,可以看到你在探索自己,你可能觉得自己的性格中有很多不自信的成分,你认为是被从小的成长经历所影响。
可能你已经了解了一些心理学知识。确实,尽管心理学有很多学派,但基本上所有学派都同意一个观点:儿童期是一个人的人格(也就是性格)形成的关键期(这也是为何亲子教育如此重要的原因),尤其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,儿童期的基本经历和内心创伤,是成人后心理问题的原因。儿童的心理是按一定的阶段顺序发育的,每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内心需求,需要在与客体(通常是父母)的关系中被适当满足,才能形成一定的品质。如果儿童期的内心需求被过度满足或过度不满足,不仅会对其人格形成有重大影响,导致人格中缺乏某些关键的品质,也会造成一些内心创伤被压进潜意识,在成人期一旦碰到应激事件的激发,可能就会导致心理问题。
你在未出生时就已经不被父亲欢迎,现在的你想起这一点来是不是也还蛮心酸的?其实婴儿在妈妈肚子里,已经能够感受到妈妈的情绪,这一点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实,婴儿是有情绪的,他能感知到母亲快乐与否并受其影响,这也是现在越来越重视胎教的原因。
再看你,有哥哥有姐姐,家里男孩女孩都有了,所以你父亲因此要将你送人吗?在生命之初,我们一无所知,往往通过父母看待我们的观点去看待自己,如果父亲觉得你多余,你在内心就会认定自己是多余的,这或者就是你从小“哑巴”的原因吧。如果你从小存在的价值就受到了“质疑”,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,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,是心理上一种最大的焦虑——“毁灭焦虑”——即随时面临被毁灭的危险,而这种焦虑可能一直深深地存在你的潜意识里,以至于你不肯自己走、要人抱,有人抱代表着你的皮肤感受到有人关心你喜欢你,那就是找到了存在感……人在最初一年里,因为自己特别弱小,是通过客体来与世界建立联系的,通过感受到客体对自己的爱,人格中才会形成安全感,才会形成“希望”的品质,希望能实现,以后才会敢于希望,被爱被抱都不能被满足,自然也就不敢希望,这也可说是你不自信的最初原型。
说了这么多,我都是在确认你所说的:儿童期的经历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是有重要作用的,但到底长大了会成为什么样的性格,没有定论,关键还看个体。如果你想详细了解每个阶段的情况,可以去买一些相关的发展心理学的书籍。但重要作用并非决定作用,影响是有的,但并不是绝对的,意思就是也有可能有人在你这样类似的情况下,他却并不觉得受伤,关键还看个体,如果你能看到父亲虽然要送走你,但最后还是养了你,哥哥姐姐虽然不陪你一起玩,但他们还是爱护着你……关于童年你有没有什么快乐的记忆呢?有没有父母、哥哥姐姐关心你的温暖记忆呢?有没有什么是被你忽略的呢?如果能多想起一些快乐,也就是多一些“不被爱”的反证,我想你内心的“创伤”也会疏解很多。在这方面,你能做一些什么努力吗?
性格的形成是基础,但人的发育是一生的,一切的创伤都可以修复,只要你自己愿意走出来。有句话我特别喜欢:谁长到现在不是一身伤疤呢?我们都一样,在冲突、创伤中长大的,经历风雨后见彩虹,很高兴你现在在对自己进行探索,我想这是你走出的第一步。如果需要专业的帮助,也可以预约我们的心理咨询。
作者简介 陈玲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一直持续学习精神分析,并上过家庭治疗、亲密之旅、正面管教等课程。在学习心理的过程中,收获最大的是自我的成长愿意以高度的积极关注之心,与来访者“共舞”而达至彼此的共同成长。
咨询收费标准为200元/小时,如果您认可咨询师的分析,可以通过电话62233783预约其咨询。 公众号:shxlzx 微博号: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公益心理热线:021-6286999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