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 走出抑郁靠自己
家住东北农村城市户口,独生子,母亲只会关心物质层面,扫地都不让干,至今会感到无价值感,父亲很闷,和我说话一年不会超过10句话,小时候邻居家有个青梅竹马在一起玩很开心(母亲不让我远走担心我受欺负),初二女孩家搬走,自己变得沉默寡言,大学毕业后和同事也没话说,时常会变得很压抑,独自不敢睡觉,自己不会安慰自己反而会时常出现幻听来贬低自己,天津圣安医院诊断是轻度抑郁,吃西药也没用,我想是心理问题,不是器质性问题,像我这种情况要怎么做才能会好起来?
咨询师 钱晨 回复: 来信的年轻人,你好! 能写信给我们,告诉我们你的家庭、你的成长环境和相关的人物关系,虽然简单,但仍可看出了一些与你目前症状相关的端倪,有一种直觉告诉我,你似乎知道答案,知道为什么你会是现在这样的你的答案,你在用症状诉说着你对现实的抵抗和不想妥胁的挣扎,你的表达也让我看到了你要改变的强烈愿望……
“天津圣安医院诊断是轻度抑郁,吃西药也没用,我想是心理问题,不是器质性问题,像我这种情况要怎么做才能会好起来?”你也许并不认可医院对你病症的诊断,但你还是去接受心理咨询了,“大学毕业后和同事也没话说,时常会变得很压抑,独自不敢睡觉,自己不会安慰自己反而会时常出现幻听来贬低自己”,这样的状况有多久的时间了、是这样的症状让你去就诊的吗、按医生的要求服药了吗、目前的症状是否有所缓解、是否还在正常的工作中、家人是如何看待你的抑郁症状的、对比原来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……读你信的同时也让我产生很多的疑问,但我还是得坚持你必须在医学诊断的前提下,按要求接受服药或相关的心理咨询,在情绪和医学的指标都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,我们再来探索更多的方法来寻求改变的可能。
抑郁的核心体验是自我的空虚和匮乏感,它的产生源自自身意义感和价值感的失落,从你的信中不难看出你的悲观情绪和经历的挫折和孤独,“抑郁”也是一种能力,在你的挫折背后引发了强烈的“愤怒”,是你不能接受的现实,而你又无法做出改变,并清晰地看着它的存在,这样的心理撕杀也是产生“抑郁”的原因所在;“家住东北农村城市户口,独生子,母亲只会关心物质层面,扫地都不让干,至今会感到无价值感,父亲很闷,和我说话一年不会超过10句话,小时候邻居家有个青梅竹马在一起玩很开心(母亲不让我远走担心我受欺负),初二女孩家搬走,自己变得沉默寡言”,这段话是在告诉我们你的成长环境,也就是你的原生家庭(你父母建立的家庭),你的妈妈视你为珍宝,生活的重心全都是你,父亲很闷,,而父亲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就是力量和榜样,显然你和母亲处于融合状态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样的家庭关系模式无法满足成长的需要,永远听从母亲的,你心理上就是一个孩子,当我们慢慢长大,心理上需要对自己有控制感,因为依赖别人的时候是不自由的。任何人成为自己就必须和原来的那个依附关系告别、分离,这就是走向独立,长大的过程,而你显然在这个阶段停滞了,初二时女孩搬家了,对你来说无疑是一个创伤事件,大学毕业后和同事也没话说,时常会变得很压抑,独自不敢睡觉,自己不会安慰自己反而会时常出现幻听……这些问题的出现,都是长期压抑的结果,你也从来不敢去做些什么,因为妈妈怕你受欺负,外面的世界对你来说充满了恐惧,在妈妈身边才是最安全的……
不去体验自己的生活,就无法真正摆脱抑郁,其实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你的原生家庭,而是你自己不想摆脱的依赖,每个人的家庭都是自己无法选择的,与其抱怨不如自己做出行动,独立难免会带来伤害,原生家庭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存在,而对于我们只有一条路,那就是独立,只有你可以为自己负责任,当你有了担当的能力也就找到了生活的意义,找到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。你面对的困境和心理问题,不是一天二天形成的,是一个长期浸染的过程,所以我建议你能和心理咨询师建立一段相对长程的咨访关系,找回那个真实的自己,走出抑郁,收获幸福的人生……!
作者简介:
钱晨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 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 上海市妇联特聘婚恋志愿服务导师 “新闻晨报”心理栏目撰稿人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心理咨询师 精神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师 致力于婚姻情感、两性关系、亲子关系、个人成长、职场困惑、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咨询与探索。心理咨询师愿意用专业陪伴你一起驱散心中的乌云,找回自己的力量,迎接温暖的阳光…… |